我的愛你一輩子家庭投稿03

我的愛你一輩子家庭

文:040期陳伯娟 2022-06-15

「在成為一位母親之前,我沒有把握能全心地愛著一個誰,更別說是要給出一輩子。」乍聽之下,任何人難免都要猜,這樣的我,在成為母親之前的日子,是不是過得輕率了?


過去,我的確不懂「愛」。而是當了媽媽之後,才啓動了生命一連串不思議的轉變,更在歷程中學會愛、了解愛。我得誠實的說,過程,並不容易。前些日子,認識多年的玉子來邀稿,承蒙賞識,正好藉著機會梳理「我怎麼學會愛」這件事。

因為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工作的關係,雖沒有小孩,卻早早簽署「不打小孩」的約定。也正因為沒有小孩,許多現實的衝突都還不在我的腦袋裡,簡單地說,就是人們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吧。幾年之後,我終於也嚐到「腰疼」的滋味。我成為一對雙胞胎的媽媽,所有生活面、親子之間會遇見的問題一股腦兒地襲來,「由不得我不承認,自己其實沒那麼會。」這話現在說來坦然,彷彿還帶點風清雲淡的味道,其實是掙扎過後的餘味。


好比說,我堅持雙胞胎要擁有個別陪伴的時間,不讓孩子一出生就被迫接受對分資源,所以透過調整哺乳時間,將兩個孩子清醒的時間錯開。這個瘋狂的想法執行不到兩個禮拜便草草結束,主要是我總算”清醒了”,以新生兒常態二至三小時喝一次奶的頻率,加上雙嬰輪班,媽媽我這是熬著肝在哺乳啊。累,還在其次,因為疲憊不堪而無法給出好品質個陪的挫敗,加倍奉還,使我無能為力,快樂不起來。


再舉個例子。喜歡蓬蓬紗裙、喜歡跳舞的女兒,上了小學之後的時間緊縮與課業壓力,足以將跳舞的日子從絢麗變成黑白。我看著女兒對舞蹈的熱情瞬降,心情從不期不待到勉為其難,我哄著、勸著,直到女兒忐忑地說:「想到今天放學以後還要上課,就會有點難過。」意識到孩子的忍耐與壓抑,我才急急伸手接住孩子的不安、才放掉緊抓不放「擁有文藝女孩」的幻想。


社會習慣給父母分門別類,像是:雷厲風行的叫狼爸虎媽、過度保護的叫直升機父母、舉止暴走的是怪獸家長,還有割草機父母、無人機父母等等……新穎標籤不停地推陳出新,彷彿這個世界不斷地有新品父母上市。這想法戲謔極了!撇開花樣般的歸類與屬性標籤,我相信,所有父母面對孩子的初衷都是疼愛,只是父母們都一樣,我們「沒那麼會」。


就像前頭二個故事,都在揭露我的「沒那麼會」。我以為自己是一個想到就能辦得到的母親,我要給孩子們最細緻的對待,結果,累壞自己不說,還徹底潰敗。我以為自己是當孩子軟弱時可以給支持、挺一把的母親,結果,孩子顧慮媽媽,反而無法輕易把真實心情說出口,這根本是連續重拳,我深受打擊。束手無策之下,我只能回到最原點,扣問自己:「我想成為什麼樣的母親?」


回答這個問題,「愛你一輩子守護團』的五字箴言便是一個重要的指引。

愛 愛心回原點 愛你原來的模樣 讓你做自己

你 寧靜多一點 讓你身健康 心平靜 人平安

一 意義多一點 讓你成為一個身心靈均衡的人

輩 背書少一點 讓你終身喜歡學習 靈活有創意

子 指揮少一點 讓你能獨立思考 團隊合作 成為好公民

我不將「當父母」視之為一種情懷,愛並不是孩子來就會有的產物,愛需要學習,在每一個當下練習與實踐。在親子生活中、不見得是在處理衝突的狀況下,我習慣的自問:「現在這個決定是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


初期這個練習很卡,因為大人想法很快,往往很短時間裡就盤算好所有得失,也正因為這樣孩子一直是處理被動配合的狀態。一旦我開始在行動之前加入一個考慮──『現在這個決定是我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我就得停一停,來觀察與商量。日子一久,方法愈來愈順手,不只如此,我在孩子們身上也看見改變。他們很能溝通,可以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也可以在不合己意的情況下適度調整、配合大人。


對於愛,人本心理學家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說:「愛 是喚起愛的能力。」我相信的、給出的,在親子生活裡成為滋潤孩子心靈紮實的養料,接著,孩子在浸潤中習得,也將他相信的、傳遞的回送給我,這就是屬於愛的交流。是彼此相愛的家庭。到這裡,我就有了把握說,關於想成為什麼樣的母親這題,我的答案是:有能力愛孩子、愛自己,自信自在的臺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