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故事傳家寶投稿02

甕在 情在-

家之味 愛之味


文 / 李月娥 (直屬團團長) 2021-1-25

親愛的孩子:

我要告訴你們一個甕的故事。

應該是2020年的三月吧!我的哥哥在我們李家園群組裡,po了鄉下老家的幾張照片,其中有一張是一個老甕缸,靜靜的躺在破磚爛瓦的角落中,哥哥説這個不起眼的甕缸,讓他心中頓時翻湧著無盡對先母的懷念之情。

如何能讓這個破甕重現生命,左思右想,次日回老家將它載回,再用特殊處理讓它活化起來。這個甕它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的記憶,看到它就像看到兄弟姐妹們踩踏在缸中的影子,近在眼前,所以應該珍惜它、保護它,因為這個大甕,曾経是我們老母親私房錢的印鈔機,腦海中浮現缸裡醃漬的的酸菜、蘿蔔⋯⋯也是母親心血耕耘的血汗錢,這個缸經歷了一甲子,亦留下我們兄弟姐妹的足跡,它中國人稱甕(客家俗語暗缸)它有超大的肚量,能客納一百多棵大菜,也能容納上百斤的菜頭(就是蘿蔔)它胃口之大讓人超乎想像。

記得小時候在農作物收成之後,媽媽會在田裡種了大芥菜、蘿蔔等,一棵棵的大芥菜採收回家後堆積如山,先曝晒半天後再醃漬,再把大芥菜排列整齊一層一層地撒上鹽巴,小孩則用洗乾淨的赤腳,在上面來回踩踏,還記得那時常常沒有鞋子穿,冬天腳都凍裂了,鹹鹹的鹽巴滲入有傷口的腳底,忍著痛繼續地踩著踩著有時大芥菜量多時,還要踩踏到三更半夜,這醃製的過程叫做「踏酸菜」,如是層層疊疊的不斷踩踏,直到酸菜變軟出汁,母親再把一棵棵光滑柔軟的芥菜,排列放入甕缸中再一層層洒上鹽巴,並叫小孩進入甕缸中再踩踏一番以求緊實,之後在缸口放入幾塊大石頭緊壓住大菜,發酵幾天之後就變成一棵棵甘甜可口的酸菜了。再把這一棵棵的酸菜在太陽下曝曬晾乾,就變成梅干菜了,媽媽再把它捲成一小卷一小卷,整大籃的梅干菜就等著待價而沽,所以哥哥才說這個甕是母親用血汗換來的印鈔機。

從鄉下老家帶回處理後的大甕,栩栩如生。如今母親已經過世20幾年了,經過半個多世紀,這個缸藏著我們七個兄弟姊妹們,成長過程中無數酸甜苦辣的記憶,尤其是母親曾經用過的甕更讓人珍惜。姊姊說文隆弟再一次化腐朽為神奇!把裝著父母恩情,裝著兄弟姐妹童年回憶的大寶貝,再次賦予新生命,讓她感動得眼睛都濕潤了!哥哥真是真情至性之人!是啊,哥的小孫問阿公說這破缸有用嗎?幾天後他回來一看,他説阿公給破缸穿上新衣好看多了。

一個老甕,卻蘊藏著無限的思念、感恩,及勾起兒時片片的回憶,一齣齣古老的故事,有感傷、有辛苦、有快樂,甕在、情在,回憶則更為真實而具體,謝謝哥把寶貝甕找回,讓我們又回到兒時,與母親一起同甘共苦的鮮明記憶。

另外兩張照片特別介紹,五十幾年前,先父親手蓋的磚瓦屋建房貼磚,巧奪天工,最上沿採花式貼磚的創㙯,我們也對父親的才華感到懷念與敬佩。

如今睹物思情,濃厚的親情經由老甕流瀉而出,長年往事娓娓道出,頃刻間不但流露出客家人醃菜的勤儉本色,更是表現出家人間彼此親密的感情互動,這個甕雖不是什麼有價值的貴重物品,但這份溫情遠非現金的金錢、物質所能比擬,家之味、愛之味,手足情深,緊緊的牽繫著,也希望藉由這個甕的故事,讓社會多一份溫馨,多一份回憶,多一份感動!也希望孩子們,你們也能珍惜這個傳家之寶,並珍惜與身邊長輩們相處的每一天。

李月娥 筆


作者: 李月娥 (直屬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