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美味新關係

在餐桌上凝聚家庭價值/常玉慧

大學主修新聞,當時的新聞組設在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之下,所以,同學有在媒體工作的,也有選擇教育行業。記得當年那群同學,畢業後大多接受分發到各地當老師。

最近一位在國中擔任導師的同學來電和我提及,詢問班上「有多少人每天和全家一起共進晚餐」,沒想到國二那一班舉手的同學寥寥無幾,她不相信,到其他的科任班級去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同學不是在外補習,就是父母親過於忙碌,似乎無法一家人共進晚餐已成常態,私下了解後,她更發現不一起用晚餐的家庭,常常早午餐也在外各自解決。同學感嘆的說,這樣的家庭結構基本上已經崩解了。

我這位大學同學是位認真而忙碌的國中老師,但她始終堅持每天全家一起共進晚餐,我自己的另一半也十分忙碌,常常連週末行程都滿檔,不能在家好好吃ㄧ頓飯,但我總會刻意「提醒」,並且安排一對兒女配合老爸回家吃飯的時間,盡量在家。

偶爾孩子課業輕鬆一點時,也特別邀約全家外出,品嚐附近新開餐館的別緻菜色,有時心血來潮會拿起數位相機記錄菜色,這時順道會帶到孩子們的臉龐,每回事後整理攝影檔案時,就會發現孩子臉上出現那種很難形容的,有點淘氣、有點撒嬌的表情,那種神情絕不會在他們和同學朋友的合照裡出現,那是一種,唯有全家在一起時才會浮現的神情。

直到有一天和朋友聊天,他說,當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用餐時,食物不但傳達了父母的愛,也會為孩子的心靈建造一座安全感的堡壘。我才恍然,原來我在心中一直惦念難忘的畫面就是孩子們沉浸在家庭溫暖中自然流露的神態。相信也是很多父母心中共有的甜蜜影像。 在農業時代視為平常理所當然的全家一起用餐,為何現代家庭總做不到?忙碌是主要原因,忙碌佔據了我們的生活和思考,也成為一種藉口,不但父母上班忙,孩子也忙著補習上網,似乎大家不再將一同吃晚餐是視為重要、必要的家庭形式。 可是餐桌上父母藉由一起共食能傳達給子女的,實在太多太多了,餐桌上的菜色無論豐儉,都是家中成員在外生活奔忙整天後,心靈的一場饗宴,晚餐的說說笑笑會抒放家人彼此的情感,在餐桌凝聚的核心價值、品格標準也會一代一代傳遞下去,我們今天如何維繫自己的家庭,不正受上一代深刻的影響? 每一個家都有餐桌,每一張餐桌都有它的故事,只可惜外食奪取了大多數家庭的故事、破壞家庭形式的進行,即使現在已發展出許多方便的食材和時間管理的方法,習慣的忙亂,讓許多家長忘記了檢討和思考,愈來愈多孩子無法享受我們小時候全家一同相聚吃晚餐的溫暖了。

一同吃晚餐真的沒有那麼難,需要的是父母親的一點巧思和準備,即使時間忙趕,也可以把外面買來簡單、現成的食物準備在餐桌上,家人一同分享食物也分享心事,大人小孩忙累一天之後聚在一塊兒,那不正是家庭之所以為家庭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