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美味新關係

學習減壓,蔡穎卿:把晚餐還給孩子/張瀞文

作者:張瀞文 出處:親子天下

暢銷書《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作者蔡穎卿育有一對出色的女兒,看到現在孩子被沉重的補習壓力透不過氣來,她說:「把晚餐還給孩子吧!」晚餐是生活轉換的重要儀式,透過這一小時的心情轉場,孩子可以得到新能量,再衝刺夜間的學習。

「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能在愛裡相遇,做為親子,或為手足,成為伴侶,識為知己,」蔡穎卿如是說。

她用愛經營家,把養育女兒當成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實踐。育有一對出色女兒、在數場親職演講分享經驗、經營過一些特色餐廳、出版過三本書,但在向人自我介紹時,她喜歡說,「我的工作是母親。」

堅信家庭價值的蔡穎卿,安排了哪些家庭活動來養成孩子的學習力?以下是她自述的教養秘訣:

自主學習不是天生就有的能力,孩子不只需要大人給予觀念的培養與鼓勵,更重要的是,孩子必須有學習管理自己時間的機會。

我的建議是,把放學後的時光留給孩子,不要往補習班跑,讓她學著管理自己的時間。因為我們不可能幫他們安排好一切學習活動,又要他懂得自主學習。

此時,家庭的角色是提供一個支持、溫暖的環境。而這些,可以在晚餐時刻達成。

有了孩子之後的二十幾年中,我們有幾次的舉家遷徙,無論家在台灣、曼谷,還是新加坡,每次搬家,我總是將最好的角落留給餐廳,因為那是我們一家集會的重地。

當離開五年再重回台灣時,老大Abby正逢國三,她並沒有參加學校的夜間輔導,除了因為孩子常年在國外,有些科目她是先讀過英文資料再轉換為中文,需要仰賴大量的工具書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無法忍受餐桌上孩子的日日缺席!

每天傍晚,當家人紛紛返家,是我帶著慎重而愉快的心情準備晚餐的時刻。我知道,晚餐雖然是件最尋常不過的事,卻代表了穩定的生活節奏、代表一個家庭的團聚分享,還有,對於課業繁重的孩子,晚餐是生活轉換的重要儀式。

一個孩子在學校八個小時的集體生活後,經由晚餐,講話的氣氛與對象、生活的方式與節奏都不同,心情與身體機能會在此得到轉換,在一個小時後回到書房,雖然還是進行心智的學習,但因為有過調節,會更順利。

晚餐時,不妨和孩子聊聊一天發生的事,用「今天自然課做了什麼事?」取代「今天成績如何?」的質問,真心對孩子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即使只是國小的孩子,他也可能學習許多你未曾經歷的事物,大人可以在晚餐時,透過孩子,學習到新的事物。

孩子不是機器,需要一種平衡的生活。我相信孩子能把書讀好、能以非常健康的心來面對轉移教育的種種困境,就是因為我們鼓勵她們過正常的生活──堅持全家團聚的晚餐時光、把放學後時間歸還給她們自己安排。

來源: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