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美味新關係
教孩子批判思考從餐桌開始/王茜穎(商業周刊 1117 期)
哈佛教育改變領導小組召集人華格納飛過半個地球,與台灣政界、
商界、教育界、家長們齊聚一堂,為未來教育的圖像展開多方對話。
有 人說,有兩種人會成為老師:一種是功課不好的叛逆學生,他不滿學校現況,希望改變學校的價值;另一種則是功課太好,不想離開學校的乖 學生。
哈佛教育改變領導小組的召集人東尼‧華格納(Tony Wagner)屬於前者。「我被高中老師教壞了。」年輕的他有好 多問題,但老師總叫他:「安靜!不要講話!」直接把答案送到面前,「老師是我學習的絆腳石。」他搖頭。
他也經歷過為人父母的掙扎,「當我兒子從高中輟學時,真的是傷透了我的心。」學校教的跟他的理念背道而馳,也引不起孩子興 趣。「我很高興我當初堅持了,要他去追求自己的興趣與夢想,就像我教其他孩子一樣。」如今他的三個孩子,都是中小學老師。
這 些創傷,轉化為他的教育改革熱忱。過去九年,華格納在全美八大州、三千多所學校撒下教育變革的種子,每週搭著飛機四處探訪學校,他希 望透過學校領導階層的改造、教師再教育、新課程與評量機制的研擬,教會孩子二十一世紀的新生存能力。
為考試而學習的教育 正在侵蝕各國的競爭力
四月八日下午,在《商業周刊》的邀請下,華格納飛越一萬公里,來到台北擔任 首場「百大特色小學論壇」的主講人,與近九百名聽眾分享他的教育觀點。
他指出,在全球許多國家,學校所教的與二十一 世紀工作場域最需要的能力有巨大的斷裂,這道「全球成就鴻溝」正在侵蝕各國的競爭力。他認為,機械性的工作將會流動到勞動成本最低的 地方,或被自動化取代,要走創新經濟的活路,必先創新教育,學校該教的是「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跨界合作與以身作則的領 導」、「主動進取與創業家精神」、「好奇心和想像力」等七大生存技能,才能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
為了解台灣的教育現場,當天一早,他實地走訪台北一所知名高中,花一個半小時和七位剛考上大 學的高中生對談。為能聽見孩子心底的想法,他請校方離場,撤走攝影機。結果,「我發現我們相似的地方比差異還多。」
一 個女孩會背七千個單字,卻不會講英文,她說,老師說考上就可以忘掉了,因為大學會教。一個男 孩會背很多公式,卻不知道背後的原理,他想了解時,老師說你好好背,大學會教。華格納說:「就像美國,為考試而教。」
高 中生也異口同聲說:渴望更多探索興趣的機會。但問到補習,每隻手都舉起來,平均每天睡眠時間只有四到六小時。另一個女孩小聲的說,她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能照分數和父母的希望去填(志願),「很怕十年後的自己會後悔。」他們缺少機會探索,也無法做自己,說 話時不敢正視對方,他們說,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縱使心裡有很多想法和疑問,也不知如何表達。
改變,至少需要五年 讓學校與社區結合做領導
美國和台灣所面臨的問題沒有捷 徑,「改變至少需要五年。」這是華格納的經驗值,要改變學校文化,讓老師願意攜手合作,投 入課程改造,至少要五年,而「領導的持續性是成功轉變的前提。」
在美國,中小學校長的任期不一定,短則三年,長則十年以上(編按:台灣中小學校長任期為三年和四年),華格納認為任期過短易令改變後繼無力。為解決 這個限制,他建議學校和社區結合,遊說地方意見領袖了解和支持改革,由社區擔任持續的領導,並建議政府成立更多多元學校做 為示範先鋒。
這場論壇也開啟了一場跨國、跨領域的多方對話,與談者包括《商業周刊》媒體集團執行長金惟純、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洪 秀柱,以及十八歲隻身向教育制度挑戰的「拒絕聯考的小子」吳祥輝,現場激盪出許多精彩對話。
對照七大生存技能,洪 秀柱翻開教改的十大能力:「十大能力沒一樣漏掉的!還有更多!」然而政策再好,觀念不改,一改用多元方式來評量孩子的能力,「大家就 懷疑考試的公平性!」因為家長一下擔心面試老師有偏見,一下擔心申論內容跟改卷老師的意識型態不同,因此「選擇題最好!」 洪秀柱說。
「大家要的是公平性,所以對很多再多元的教育改革方向,大家沒有信心。」洪秀柱說,即使延長為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免試入學, 「分數主義不會消失,老觀念還在的話,只是把壓力加到高中去。」她說,可以想見又將有一波遷戶口、明星學區房價飆漲的風潮。
「這 是公平性被扭曲。」華格納批評,在美國最挑學生的大學,最多的時間是花在看成績以外的地方,他們有招生委員會,仔細看過每個學生的論 文、推薦信、社會服務證明、獨立研究成果。華格納說:「哈佛大學選學生的標準,有六成來自非標準化的評量!」他補上一句:「我認為這個比例未來還會再提高!」哈佛大學剛重新設計了整個通識教育計畫,更加強調跨領域、發 問、自我表達、思維能力,而不是記憶力。回到競爭力的辯論,金惟純認為成功必須要重新定義,「未來世界不能這樣做了,這樣只會培養一堆挫折的人生。」身為執行長,要 晉升員工時,他看的絕非選擇題,而是「結果」,及是否有「深思熟慮的判斷力」。
支持孩子不同的夢想 是當代教育最大的挑戰
「創 造力和合作力」是吳祥輝眼中最關鍵的兩大競爭力,「越大的創新,需要越大的合作。」要培養孩子練習合作取代競爭,吳祥輝的方法很簡 單:「讓他和別人相處的時間增加。」
但若學校不教這些怎麼辦?「不要講說體制沒改,就是死路一條!」吳祥輝彷彿在怒吼,他認為家長要調整心態,「興趣!相信孩子,鼓勵探 索。」現在父母太愛孩子,給的都是魚,「他需要的是你給他上網 搜尋,和一些關鍵字。」
「我相信,改變就從每晚在餐桌與孩子的對話開始。」華格納說,就 是在家中的那張餐桌上,他教會孩子批判思考的能力,鼓 勵他們追求自己的興趣,唯此,才能讓孩子對學習有更深的投入,他指出,「老師和家長是否能支 持孩子擁有跟他們不同的夢想,」將是當代教育最大的挑戰。
來源:商業週刊 1117期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php?id=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