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家庭日 讓愛從餐桌開始

(立報 2010-5-13)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有多久沒和家人一起吃頓飯?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調查,台灣有半數家庭無法每天一起吃飯。原因 除了家長忙於工作晚歸外,升學壓力底下的孩子忙著補習上安親班,也是關鍵的阻力。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發起「讓愛上餐桌」運動,邀請各縣市家庭 在515國際家庭日一同用餐。全家盟創會理事長蕭慧英表示,過去大家庭時代,全家人聚集在庭院吃飯景象已經不再,父母親想和孩子培養一輩子的親密關係,得 從回到餐桌開始。

蕭慧英表示,提出活動構想時,引起不少家長反彈,認為父母每天忙著工作,孩子下課後也得趕著去補習班,哪有閒情逸致全家人 一起「讓愛上餐桌」。

蕭慧英問這些家長,現代家庭也許很難做到每天一起吃飯,一週一天難道也做不到?

假日修補親子關係

蕭 慧英表示,有位母親每天台北桃園通勤上班,孩子晚餐送到公婆家吃,家裡餐廳因為很少使用,改成孩子的練琴室。原本假日都沒機會全家人吃飯的她,和先生利用 週末上街買材料開伙,換來全家人和樂融融的共餐,才發現要讓全家人一起好好吃頓飯並不難。

立委翁金珠表示,校園裡常見的同儕霸凌、老師體罰 等問題,因為家長忙碌,孩子找不到機會傾訴,往往是最後才發現問題。翁金珠以自己為例,過去30年因忙於政治,直到孩子長大成人,才發現要和孩子一起吃 飯,簡直是奢求。

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指出,現在家庭鮮少有機會一起用餐,即使全家聚在一起吃飯,也是「吃飯配電視」,眼睛盯著連續劇、政論 節目,卻不關心坐在一旁的家人。

餐桌上別催促孩子

學習障礙協會理事長郭馨美表示,多數人認為學習障礙的孩子比較會在家吃飯, 其實許多父母為了幫孩子上課,即使孩子放學後有如一顆洩氣皮球,家長仍求好心切催促孩子快點吃飯唸書,忽略孩子的情緒感受。

蕭慧英表示,全 家一起吃飯不是坐上餐桌、數落小孩,父母應藉機教導孩子培養正確的「食育」,建立良好飲食習慣。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指出,全 家共餐可以讓飲食選擇更多元,取代孩子外食只會選擇炸雞、奶茶等單一食物。父母更可對家人的飲食進行定時定量管控,愉悅的用餐環境下,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 收會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