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Family meal at CKS Memorial Hall (THE CHINA POST 2010-5-16)
國際家庭日 今天陪小孩吃晚餐(華視 2010-5-15)
播放連結: 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005/201005150474053.html 你有多久沒有跟家人一起吃飯呢?今天是五一五國際家庭日,在中正紀念堂聚集了六百個家庭,一起來野餐!有的還三代同堂!爸爸媽媽帶著 小朋友,一起寫 下願望,有小朋友就說,希望爸爸不要那麼忙,可以常常回家吃晚飯,多跟他們說說話。 可不可以不要等到 年夜飯,才可以跟爸 爸媽媽吃晚飯。小妹妹在餐巾上畫下媽媽的拿手菜,真的好久好久沒吃到了。有的小朋友沒空畫畫,只想抱抱媽媽。愛媽媽一輩子,但是媽媽每天只陪我一下子。六 百多個家庭,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一起來辦桌。 一家人好久沒這麼靠近過,爸爸媽媽忙加班,小 朋友上安親班,回到家七晚八 晩,大家都累癱。能吃到媽媽切的西瓜,還真難。這一家子,湊了半天,還是少了加班的爸爸這一咖。 |
515 全家盟 讓愛上餐桌(大紀元 2010-5-12)
【大紀元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秀麗台灣台北報導)現代社會「家庭共餐」越來越困難,大人小孩早出晚歸無法正常家庭共餐,家人間也缺乏相處時間,越 來越疏離,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將於5月15日聯合國世界家庭日,發起「愛你一輩子家庭日-讓愛上餐桌」,邀請515個家庭親子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參與及 共享喬治工商餐飲科設計的「三心二意」午餐。 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提到,推動「讓愛上餐桌」有四大理由, 它是將家人拉在一起的繩、帶給家人健康愉快的心靈、孩子在餐桌上向父母學習、父母可以多了解及協助孩子。 全家盟兩個月前進行1,239份 「家庭共餐」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能夠和家人每天至少共餐一次為49%,無法一起用餐的原因,已經轉變為大人和孩子都晚歸,孩子晚回家的理由,多數參加學 校夜間自習或上補習班、安親班,值得注意的是,有92%的大人贊成家庭共餐是一項重要的家庭教育。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愛你一輩子推動委員會執 行長蕭慧英表示,大家應當回到原點,想想忙碌的生活究竟是為了什麼。立委翁金珠出席12日記者會表示「平時也很忙碌,雖然孩子已成家立業,偶爾家庭共餐時 感覺很幸福 」,立委陳淑慧提到「近年家庭暴力,斷斷續續出現實在不忍,515雖是小小的活動可以帶來家庭感動」希望大家踴躍參加家庭活動。 副 理事長呼籲教育問題不分政黨,政府應正視,希望父母也要營造「讓孩子回家吃飯,建立親子美味新關係」,「二意三心」 要有創意、謝意、開心、用心及貼心,不批評、不給壓力、多笑聲、多鼓勵。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劉珍芳指出,全家人一起吃飯,菜色可 以更多元,營養也比較均衡,而且用餐時間較能掌控。 據2009年美歐的研究報告,雖然人們普遍感覺沒時間進行這樣的奢侈享受,但是家人一起 吃飯不僅可以建立感情、放鬆身心,還有更多的好處。孩子會喜歡上蔬菜;讓孩子多見識各種食物,可讓其學會欣賞新的食物種類;孩子有規律地和父母一起吃飯, 就會更早發現問題;降低孩子物質濫用的機率;家庭用餐時間可以幫孩子學習;減輕母親緊張情緒和疲勞,節省開銷。 來源: http://epochtimes.com/b5/10/5/12/n2906075.htm |
全家共餐 讓愛上桌(人間福報 2010-5-16)
昨天是「五一五」國際家庭日,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譗辦桌豃,邀請六百一十五個家庭、約兩千五百人共享愛的午餐,參與家庭在主辦單位準備 的餐桌巾上,寫下對家庭的承諾,做為永久紀念品。 最多人寫下的願望是全家一起出遊、全家一起吃飯,他們也認為台北市喬治高職餐飲科製作的 「三心二意」(開心、用心、貼心、創意、謝意)環保素食餐別有風味。 聯盟希望透過譗讓愛上餐桌豃活動,讓每個家庭試著定期與家人共餐,同 時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在家庭教育上;這場活動報名費收入約十二萬元,聯盟將捐一半給勵馨基金會,另一半捐助台中縣失學、失能兒童。文/劉怡如 圖/周永受 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81981 |
600個家庭共餐 響應讓愛上餐桌(國語日報 2010-5-16)
|
國際家庭日"辦桌" 把愛送上餐桌(公視 2010-5-15)
中正紀念堂的自由廣場,周六有個特別的辦桌活動,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號召六百多個家庭,一起來把愛送上餐桌,還可以畫出心目中理想的餐桌巾。其實,現代人不 管大人小孩,都越來越忙,家人要天天相聚一起吃個飯,並不容易。 不只一起吃個飯不簡單,家人間的互動好像越來越淡薄。根據教育部委託學者調查發現,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很少跟家人相聚超過三十分鐘;不曾或是很少跟家人 擁抱的,高達七成六;甚至有六成二的的人很少對家人表達感謝或讚美。家長團體擔心,如果孩子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很容易出問題。 也因此,家長團體呼籲政府,一定要投入更多資源、在家庭教育的推廣,因為沒有健康的家庭,就不會有健康的個人,更不可能會有健康的社會。 ![]() 記者 林靜梅 林國煌 台北報導 (2010-05-15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來源: 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148550 |
讓愛上餐桌 親子共餐更親密(民視 2010-5-12)
|
現代人真忙 僅四成九全家吃晚飯!(公視 2010-5-12)
現代人真的很忙,忙到和家人一起吃晚餐的時間都沒有。根據全國家長聯盟的調查,每天和 家人至少吃一次飯的人,只有四成九,吃飯時,有很多家庭都是一邊吃一邊看電視,家長團體擔心,這樣對青少年的教育,不好。 飯每天都要吃,現代人卻越來越少跟家人一起吃。根據全國家長聯盟調查1236位民眾,發現每天至少和家人吃一餐的人,不到一半,只有四成九;而且相處的品 質也不太好,只有一成三的家庭完全不開電視!最令他們擔心的是,以前不能一起吃是因為家長忙,現在則是連小孩因為補習上安親班,也晚歸。 因此家長團體打算在五月十五日的聯合國際家庭日,推動「讓愛上餐桌」活動,呼籲每個家庭每周至少要共享一頓飯,因為和家人有良性的互動,一起吃飯,就會讓 身心都吃飽。 家長團體聯盟相信,培養親子間的美味關係,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不過現有的升學制度造成孩子晚歸的不正常現象,使得家庭共餐有困難。因此他們認為,要解決 這個問題,根本之道,還是要改革現有的教育制度。 記者林靜梅郭俊麟台北報導。
(2010-05-12 ) 公視午間新聞 |